影片改编自乔纳森·拉森的同名自传体音乐剧《Tick, Tick…Boom!》,讲述了他创作上一部音乐剧《Superbia》的经历。
令人惊喜的是,对美国现代音乐剧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三个人物都有出现在电影中,史蒂芬·桑德海姆(《西区故事》的词作者)、乔纳森·拉森(本片主角)和林-曼努尔·米兰达(本片导演),他们都在属于自己的时代重新定义了音乐剧。
但拉森的悲剧在于,他去世得太早,1996年,他在《吉屋出租》首次预演前突然去世,更没能看见自己凭借这部作品获得托尼奖和普利策奖的光辉时刻。
若要讲述他的故事,着手点可以有很多,而且毫无疑问的是,拉森一生里最具戏剧性的一幕即「首演前的死亡」,我相信主流观众还是更喜欢看被命运戏弄的传奇人生的。
但林聚聚晓得拉森一生中最矛盾、最颠沛流离,同时也最能代表艺术家价值的阶段,即是拉森「远没有成功」的时候,《Tick, Tick…Boom!》是关于他人生里的第一次溃败,尽管他的《Superbia》相当优秀。
在大学毕业后的八年时间里,拉森在纽约戏剧界有了不错的名声,但是他身无分文,事业进展缓慢。
那时他住在简陋的阁楼里,靠在餐厅兼职赚取微薄收入,一头埋进创作里就什么都不顾。身为观众,我们第一时间知道了拉森的人生刻度盘,所以当听到背景音里的滴答声时,明白倒计时的残酷暗示,那会儿距离他的30岁生日还有一周,距离生命终结还有五年时间。
拉森本人很狂妄,他的焦虑也挺没必要的——别的作曲家满足于站在巨人肩膀上,他是要和巨人叫板,非要用相差悬殊的成就压迫自己。
「不在30岁之前成功就是失败」,这是滴答声的表层含义。
靠着背水一战的冲劲,他把一切投入到以乔治·奥威尔《一九八四》为灵感的「反乌托邦摇滚科幻音乐剧」《Superbia》。
事实上,在拉森去世多年后,《Tick, Tick…Boom!》曾被剧作家 David Auburn 重新构思,改编成一部由三人演出的小型音乐剧,并于2001年在外百老汇首演。
这个版本的《Tick, Tick…Boom!》为影片提供了基本的架构,舞台部分的拉森是叙述者和串联者,电影部分则是扩写出去的真实人生。拉森现在不只是拿麦克风的主导者,也成了角色中的一员。
林聚聚和编剧为此删除了一些曲目,以便将原版音乐剧更好地融入拉森的人生和他所生存的城市。
对比这首《Sunday》就可以了,林聚聚借助电影丰富了原版。
《Sunday》在保留了讽刺和幽默感的同时,也令人泪目,因为有很多百老汇演员在这一段客串出演。
其实别的场景里也有,比如负责广告调研小组的劳拉·本纳蒂,主持工作坊的理查德·坎德,林聚聚今年在《身在高地》里演了个卖刨冰的,这次客串了个厨子,致敬很走心。
影片对史蒂芬·桑德海姆的致敬也不吝啬,他以点彩派画家修拉为灵感的《星期天与乔治同游公园》也出现在电影里。
电影部分更重要的功能其实是解释拉森三部作品的源头,比如电影中拉森为了创作疯狂收集关于90年代纽约波西米亚生活和艾滋病肆虐的痕迹,这些最终都被用进了《吉屋出租》。
可以说,在每一个拉森观念的转折处,林聚聚和编剧都尽可能补充了简要的文化背景,戏剧、摇滚乐、嘻哈乐、电影、政治,还有他对资本唯利是图的嘲讽和轻蔑……拉森把所见的一切都变成音乐,哪怕无法与正在创作的作品适配。
与此同时,加菲几乎奉献了完美的表演,他呈现了令人信服的脆弱、神经质和艺术家身上的虚荣心,当然,还有他赋予角色的可爱。
拉森不需要睡觉,好像是活在音符之间的怪胎,在找到完美的歌词和旋律之前无法放松,这种迫切想要把一切转化成作品的机制强迫他与现实世界保持联系,但又不是正常人与生活之间的相处之道,他和除作品之外的一切互相「殴打」。
但你会发现拉森在努力地观察,比任何人都观察得更多。但作为他观察的对象「之一」,如果你想去争夺他的注意力,大概率会失望。
他的女友和最好的朋友都得到了相似的待遇,即一种背叛,拉森为了艺术背叛了所有真实而具体的人。
其中一场戏,苏珊在一场情绪崩溃的谈判之后,拉森和女友相拥而泣,但拉森却无法抑制地把苏珊的背部当作键盘,试着把本该纯粹享受的当下转化为一段旋律,他的创作是他与所有人之间的「第三者」,此处的处理相当巧妙。
对于天才式人物,理解这个人本身就充满挑战,不过《倒数时刻》很细致地呈现了拉森身上两个比较矛盾的地方。
一是他追求艺术/世俗层面上的双重成功,所以才会有人生倒计时的顾虑,但与此同时,他对来自外界的认同要求极低,可能只需要一句来自朋友的无心赞赏和行业大佬的电话留言就满血复活。他不需要任何物质奖励。
二是这个黑洞般的人物,在情感和生活决策上都是相当自私的。但在他的周围仍然环绕着一个爱的小宇宙,被他伤害的人大都选择原谅,至少不会真的怪罪他,因为他对自己更加苛刻,如此一来,别人反倒欣赏他对艺术的忠贞。
和许多关于天才悲剧故事的作品相比,《倒数时刻》提亮了拉森普通生活中的狂喜时刻,这是从天才视角出发的东西,需通过电影钻进天才的身体里去感受,因为这种经验与人们平时「享用艺术」的快感不同,这是关于创造的快感。
拉森符合天才的基本法则,即必须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成长,且沉迷于自我牺牲。但我们这些天赋欠缺的人也能从拉森身上找到共鸣,比如从内向外驱动的对「个人成长停滞」的恐慌。
此外《倒数时刻》以很柔和的方式简单纳入了身边人放弃梦想的例子,苏珊曾拥有过属于艺术家的激情,但她与拉森的区别是,苏珊更欠缺「看到未来」的资本,所以她寻求稳定的放弃方式没有以落荒而逃的角度被重现。
拉森的挚友可以说是毫无演员天赋了,但他选择了生活的尊严,以及身为社会边缘群体一种合情合理的自我保护。
这样的情节对拉森炙热的理想主义是有冲击性的,至少为影片添加了一层自省。
当拉森在头脑中幻想着不屑的豪华公寓楼和奢侈生活,也就是这首由纯粹歌舞编排支撑起来《No More》,每当电影切回到他冰冷的生活现实,观众便不会那么轻易地对他的选择产生英雄主义式崇拜。
或许《倒数时刻》的可取之处正在于此,它不太在乎是否把拉森最好的作品搬上台面以证明他的伟大,而是做到了很多传记片没有做好的一点,那就是「艺术家精神传承」的心态。
当尝试去介绍一个已经被公认杰出的艺术家,外界赋予的光环、个人成就和完美的作品其实都不是能启发后辈的核心力量,艺术家们内心的驱动力才是,这一点就藏在拉森对自己苛刻的高标准要求和面对艺术创作那充满尊严感的牺牲里,即「工作本身的意义」。
相信林聚聚在成名之前也经历了无数的「拉森式夜晚」,这会是他成名后也会印象深刻和铭记的东西,从不是作为「苦难」来叙述,而是自我超越的幸福。
既然「30岁魔咒」如此阴魂不散,那么对比林聚聚和拉森人生里的高光时刻也是很有意思的。
电影故事发生的这一年,林聚聚才10岁,因《身在高地》获得托尼奖时,林聚聚28岁(做到了拉森想做到的事),到了30岁,他成为了音乐剧界最炙手可热的天才之一。
拉森去世时年仅35岁,而林聚聚35岁时正沉浸在《汉密尔顿》的巨大成功中(与拉森《吉屋出租》的成功时间叠合了)。
今年的林聚聚已经过了40岁,开始向电影业进军,比如被改编成电影的《身在高地》,以及这部《倒数时刻》和即将上映的迪士尼动画音乐剧《魔法满屋》,他比拉森拥有一个更完整而无憾的艺术生涯。
但是在看完这部影片之后,或许可以重新思考拉森头脑中「滴答声」的深层含义,或许这并非关于死亡的预感,而是焦灼地寻求自我突破的冲动,以及,当身边的悲剧事件如流星般划过,如果不及时抓住它,那段历史就消失了。
这两种解释都是身为艺术家的责任,一个对内,一个对外。
当然,我并不是说《倒数时刻》是一部毫无瑕疵的影片,它有着很多和《身在高地》类似的缺点,比如扁平明亮的视觉观感,塑料感的布景,让人感到疲惫的灵魂敲打……但林聚聚有让潦草自成一体的能力,全片就像扩大了一支粉笔向黑板猛戳的行为,带来的感染力可以被留存许久。
从整体上看,这是一部燥热、充满能量的全敞式传记片,而且它的价值观非常兼容,一切都恰到好处,我相信这会是部值得进入豆瓣250榜单的影片,不是谬赞也不是讽刺,只是觉得它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