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造梦之家》是一部探讨私人影像的意义与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对过往岁月的回顾的电影,倒不如说这是一部关于记忆与成长的电影。 在这部电影中,所有的表达都是记忆的表达,所有的情节都是记忆的情节,连很多人物都是记忆中的人物。 甚至隐藏在这部电影中的真正主角——那些注定了只属于记忆的电影、玩具、照片、摄影机、钢琴也与导演斯皮尔伯格的一生紧紧相连。 这仿佛是一场冥冥中被注定了的宿命,只等着斯皮尔伯格用自己的方式将这些琐碎的记忆讲述出来。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1946年出生于俄亥俄州的辛辛那提,从第一次走进电影院开始,他就无可救药地爱上了电影。 16岁时,斯皮尔伯格拍摄了第一部标准长度的电影《火光》,并通过这部电影赚到了100美元,这是他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电影,而这100美元是他的第一笔票房收入。从此,斯皮尔伯格正式开始了他的造梦之旅。
在他30多年的导演生涯中,既有《大白鲨》、《ET外星人》、《夺宝奇兵》、《拯救大兵瑞恩》这样叫好又叫座的商业电影,又有《太阳帝国》、《辛德勒名单》、《紫日》这种散发着艺术气息的文艺电影,还有《人工智能》、《少数派报告》这种带有先验性的时髦电影。 很难有影迷不喜欢斯皮尔伯格,因为他的作品类型太过广阔。而且那些被反复描述的电影主题都可以在他的电影中窥探一二。 苏珊.桑塔格说:“电影与梦境有某种关系,实际上就是电影与梦境具有相同的方式。” 电影就是一场由导演来创造,观众来欣赏的“白日梦”,《造梦之家》更是如此。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在《造梦之家》中给我们准备了一幅地图,让影迷按图索骥,寻找和他有关的“记忆碎片”,然后勾连出一个导演的创作谱系。 《造梦之家》是斯皮尔伯格的最新作品,和他之前的所有电影都不同,《造梦之家》带有浓厚的自传性质,但也仅仅是带着“自传性质”而已。 《造梦之家》的故事取材于斯皮尔伯格的部分人生经历,电影的核心是故事中的主人公萨米的成长,以及他和父母的关系。 幼年时的萨米和父母住在亚利桑那州凤凰城,高中时搬到了加利福尼亚州,期间,萨米需要面对反犹太主义,处理和同学之间的关系,同时还要面对父母的离异、恋爱的终结。
和很多其他的孩子一样,萨米的成长充满了困惑和焦虑,幸好,电影治愈了他。 在我看来,《造梦之家》有一个重要意义就是斯皮尔伯格试图在个人成长史和电影发展史之间建立起某种恰当的联系。 萨米虽然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斯皮尔伯格,但在萨米的身上也容纳了属于斯皮尔伯格的似水流年,以及这似水流年中的人生记忆。 个人与历史,个体与整体,就这样坚实地捆绑在一起。 所以,我说《造梦之家》仅仅是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电影,其中有和斯皮尔伯格成长相关的实感,也有很多少年都曾经历过的离散、不解、焦虑和孤独。 《造梦之家》的感人之处就是斯皮尔伯格通过实感将自我和过往放置在一起,随着时间起伏,伴着时光游走。 他一定知道,他和萨米一样,又不一样。一样的是无法摆脱命运的牵制,不一样的是各有各的生机,也各有各的命运。
人的身份让他始终扮演着局外人的角色,频繁的搬家让他没有归属感和安全感,父母的离异让他在最需要陪伴的时候必须独自一人面对亲情的缺失。 这一切体验日后都成为他电影的一部分,尽管他总是在拍摄各种不同类型的电影,可创作主题依然源于少年时代的经历。 在斯皮尔伯格的电影中,我们既可以看见用技术打造出来的宏伟奇观,也能看见细致入微、扣人心弦的情感细节。 作为殿堂级导演,斯皮尔伯格给了观众一场又一场美妙的“白日梦”。 在他的“白日梦”里,有意蕴无穷的宁静,也有唯美如梦的虚幻,还有如人生一般的残酷镜像。 看完斯皮尔伯格的电影,总是很容易获得银幕之外的对社会、人生和历史的深刻理解。 或许,这就是大师的功力,用犀利的镜头和独特的视角剖开生活的内核,让我们看见永恒的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