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者神龟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最重要的流行文化偶像之一。它们诞生于1984年,最初是由凯文·伊士曼和彼得·莱尔德自行出版的漫画书。结果大获成功,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衍生出了玩具生产线。营销人员随后找到了Murakami Wolf Swenson动画工作室,制作了一部动画电视连续剧《忍者神龟》(1987-96),共十季,每集半小时,共193集。在此期间,还推出了三部真人电影,进行了各种营销推广,甚至还举行了一场演唱会。不过,忍者神龟热潮在90年代中期就慢慢消退了,在那以后又出现了多次重启。 美国尼克国际儿童频道播出的动画片《忍者神龟:崛起》(2018-)正是《忍者神龟》动画的最新重启版,也是我们迄今为止看到的第四代《忍者神龟》系列动画。截至这部《忍者神龟:崛起》大电影上映时,已经制作了两季,共39集。 从片名看来,这个系列似乎是要从忍者神龟的起源重新开始,但其实只是换汤不换药地继续讲述这群突变忍者龟的更多冒险故事。而这部在国内上映的《忍者神龟:崛起》则是一部在北美直接面向Netflix发行的衍生电影。
在看《忍者神龟:崛起》电影之前,我并没有看过同名的动画系列。我的直观感受是,这可能是以忍者神龟的名义发行的最糟糕的东西了,甚至不如《忍者神龟3》(1993)和迈克尔·贝的重启真人版。电影中有一所伊斯特莱尔德高中,以此来向原著作者凯文·伊士曼和彼得·莱尔德致敬。如果我是他们,我会起诉要求删掉我的名字——大概他们已经满足于拿到钱了事,不再在乎忍者神龟这个招牌了。 在我小时候,《忍者神龟》是当时最受欢迎的流行文化现象之一。许多人会每天准时守在电视前看《忍者神龟》动画片。这部《忍者神龟:崛起》电影让人感觉,新一代的主创挖掘到了这些基本元素,不过他们似乎更倾向于借此给当下的多动症青少年带来头脑冲击。影片中所有的东西都用鲜艳的原色呈现。镜头的角度永远不会静止,或者在同一个镜头上超过2-3秒。
每隔一段时间,屏幕上就会爆发出疯狂的波普艺术视觉效果。这种效果基本上都出现在武打动作的迷离模糊和力量爆炸中。 更糟糕的是角色形象。老版动画里的忍者神龟是一群十几岁的青少年——拟人化的设计赋予了它们一双天真的大眼睛,让它们变得讨人喜欢,令人产生共鸣。此外,还有接二连三的流行文化小知识、层出不穷的披萨和滑板,以及像“卡哇邦嘎”这样富有传染力在人们中间流行开来的俚语。 这些卡通形象深受80、90年代的孩子们的喜爱和认同,他们甚至会装扮成他们的样子,甚至相互比拼谁最喜欢的忍者神龟最厉害。但很难想象《忍者神龟:崛起》里有什么东西能激起同样的流行文化热潮。 相比之下,《忍者神龟:崛起》中的角色被重新设计得就像《少年泰坦出击》(2014 -)中的卡通形象一样外形丑陋,轮廓粗大。而且,忍者龟们的名字也被缩短成了里奥、拉斐、米奇和多尼。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让他们更时髦了,或者是制片人觉得给他们起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的名字对他们试图兜售的低级版本来说太高大上了?当角色们在狂乱的视觉轰炸中开始他们一贯的胡言乱语时,你很难不心生厌恶。这些角色的力量也比老版的强大得多,甚至拥有可以创造能量护盾的设备和可以创造时间传送门的神秘力量。 在所有这些角色中,最糟糕当属艾普利尔·奥尼尔。在老版动画中,艾普利尔是电视台的女记者,有着一头独特的红头发,穿着黄雨衣。这一形象在后来的大多数版本中都保留了下来。然而,在这部影片中,她被重新塑造成一个书呆子气、戴着眼镜的非裔美国高中生,用一种时髦的街头口音说话,还挥舞着棒球棒与忍者龟们并肩作战。如今,几乎每次《忍者神龟》翻拍或重启时都会听到这样一句话:“这不是我的《忍者神龟》。”同样适用于此。
《忍者神龟:崛起》有很多次几乎可以说是一部相当不错的电影。剧情没什么可说的——基本上是抄袭《x战警:逆转未来》(2014),一个人从未来被送回了过去,改变了事件,阻止了灾难性的威胁。其他忍者神龟系列电影往往会受到同样的批评,他们从来没有给忍者龟安排过像样的敌人——除了大脚怪和施莱德,从来没有出现任何外来的超级反派,比如来自X次元的入侵者或鼠王。但这部电影引入了朗格,哪怕朗格的设计远没有老版那么有趣。老版朗格的人形身体胸部是个罐子,罐子里装着大脑,而在《忍者神龟:崛起》里,朗格只是一种有面部特征的矩形黏稠状生物。 这部电影另外一个基本上值得肯定的方面是一些史诗级的动作场面。有些时候,其中的动作场面几乎就像是迈克尔·贝《变形金刚》电影里那些规模巨大的动作场景的动画版本。让你不禁会想,如果并不是以这种粗陋的斑驳画风和激情过剩的狂乱节奏予以呈现,这部电影实际上可能相当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