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边的曼彻斯特》:悲伤色彩的表达

YYets August 27, 2022

影片情节内容围绕李的哥哥去世展开,在处理哥哥后事和安置侄子的过程中揭示出李的痛苦遭遇。导演在处理剧情的悲伤情绪时,从对李形象的塑造和现实生活的无奈中表达出来,使影片的悲剧“现实化”是本片悲伤色彩渲染成功的因素之一。李的说话的语气含糊不清,形象是冷漠寡语,情绪低迷贯穿了整部电影,营造出“丧”的感觉。格格不入的孤立个体拒斥融入到大环境中,使常人难以在情感上接受他。

《海边的曼彻斯特》:悲伤色彩的表达

在极度悲伤和痛苦下人们通常会出现暴力的宣泄方式,而李却永久地陷入了自责中,惩罚自己傀儡般的生活,毫无生气。 相较于李缠绕在过去的低迷情绪中,帕特里克在父亲去世后表面并无变化,他依旧照常上学、谈恋爱、参与乐队排练,情绪爆发在他从冰箱里看到速冻鸡肉,帕特里克突然崩溃大哭。对于帕特里克来说,父亲是其童年里温暖的唯一依靠,父亲去世对于帕特里克来说是打击强烈的。

创伤经历在事件发生时没有被完全经历和理解,创伤记忆导致创伤事件记忆的“延迟”(belatedness),帕特里克在和李在去医院的路上的交流中以及在太平间立刻走开的行为可以看出。父亲已逝的事实被他拒斥,没能够将这一突如其来的事件纳入自己的正常记忆之中。 在唤起观众内心悲伤共鸣的方式上,大多数影片都力求真实化,但本片中李所经历的悲剧并不常见。席勒认为,真实性并不外在于事物本身,而是存在于主体之间所产生的一种感觉相似状态,是两情相合的产物。这样一来,真实性的标准就是一种带有很强的主观性质的标准了。

《海边的曼彻斯特》:悲伤色彩的表达

影片对生活的细节进行了着重刻画,即细节真实化,利用其来联结了主观性上的“两情相悦”。 全片中,李有三次情绪爆发,两次打架和一次赤手捶破玻璃窗。在捶玻璃窗之前,镜头了给窗外风景的画面——冬日里寂静的曼彻斯特,没有任何波澜的平静,这和李出逃前一样没有任何变化,也象征着李一成不变的生活方式。李用拳头捶向玻璃是想要改变这种生活方式,内心渴望突破这种束缚,但随即疼痛感袭来,还没来得及处理好伤口,电话就响起,他又不得不接听电话,电话的铃声是现实中束缚人们欲望的号令。

《海边的曼彻斯特》:悲伤色彩的表达

隐藏在角落里的细节时刻对李毫无准备的混沌生活造成持续创伤,逼迫他一步步走向最初逃避的现实。 空镜头在影片中多次出现,一是表现了季节时间,二也结合季节的色调暗喻着李的性格变化。如空荡的街道,寂静的海面,灰蒙蒙的天空……衔接在一起的大段空镜头突出了冬季萧瑟,也暗示李不得已回家乡的沉重情绪。在李第一次见到律师拒绝侄子的抚养权时,窗外的树枝干枯映衬着李低沉的心情,李在意外后便否定自己有照顾别人的能力,这是他极度排斥抚养权的原因。

第二次和律师进行抚养权转让时,拉镜头从窗外树枝的新芽开始回拉到内景,象征着春日来临,李也妥善地处理好抚养权问题。结尾段落中,帕特里克拿树枝试探土壤的松软度,后衔接海面多只帆船的出海、天空中海鸟增多、夜晚球场人群集中等空镜,通过柔和的画面语言告诉观众冬季已去,春日来临,每个人又将开始新的生活。李的变化伴随着空镜中的季节得到了渲染表达。

类别

发表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