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宿敌》之前,已经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没有看过印度电影了。除了阿米尔汗担起了中印友好的交流大旗外,印度的影像内容几乎很少被提及。落后,贫穷,混乱,黑暗,对印度的主流印象不过如此。片长,歌舞元素居多,而且印度电影和部分韩国电影相似,有个共通之处——满载现实意义,折射社会问题。 政治悬疑片《宿敌》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印度某省议会大选将近,党魁老大哥十分焦虑,因为近来发生的采矿事件、汽油事件、直升机诈骗事件都让他的民众支持率不断下跌。 这时,警局副督察恰好接到一起交通肇事逃逸案,一名女教授被人开车撞死在郊外。
于是警长建议何不将此案件闹大、做成一起转移民众视线的新闻“大事件”?毕竟“民众情绪是最好的政治手段”。 在老大哥的授意下,这起交通肇事逃逸案迅速登上了《印度日报》头条,破天荒地引起了全民关注。 在女教授生前的大学里,学生们也自发地组织起来抗议、要求校方给个说法。校长碍于学校声誉,暗中支持一帮学生与抗议学生进行对抗,校园中时有流血暴力事件发生。 校长觉得场面快控制不住了就报警,当地警察进驻学校进行局面控制,学生之间的内部矛盾逐渐转化为学生与警察之间的矛盾。 无能的地方警察在校园里只会对学生进行简单粗暴的镇压,老大哥觉得时机差不多了,假装进行了一番“艰苦思考”后,亲自指派自己的“军师”警局副督察代表政府“空降”学校进行专案调查。
在调查过程中,副督察发现这名女教授生前曾为一名受男导师欺压的女博士发声,她的死很可能不只是一场交通意外事故那么简单。 当然,这次调查只是走一个形式,真相如何其实并不重要,因为老大哥已经为这个案件“准备”好了4名“替罪羊”—— 先在社会上找5个有犯罪前科的小混混,给他们钱,再让他们在案发当晚连夜把女教授的尸体给劫走,找个偏僻的地方给烧掉。小混混们见钱眼开,干多了这种事,不介意替政府充当“演员”,反正人又不是我杀的,毁尸灭迹而已,便接下了这单活。事情正一步步按照老大哥的谋划在进行着,民众对于这个案件的关注度也按照预期计划在急剧上升,民间对于彻查并严惩凶手的呼声越来越高。
为了防止肇事的司机顶不住公众舆论压力自己出来自首,一切谋划“前功尽弃”。副督察决定亲自把自己已经“锁定”并逮捕了4名嫌疑人的消息及时“泄露”给当地媒体,于是民众们也就“及时”得知了嫌疑人已归案,表示大快人心,并希望司法机关继续对这4人进行严惩。 一方面因为这4名嫌疑人并非杀人真凶,另一方面就算依法进行处罚不可能判处民众希望的重刑死刑、从而起不到震撼人心拉选票的预期效果,在老大哥的授意下,副督察决定再次上演一番“苦肉计”:先是对公众宣布上级为了确保嫌疑人人身安全,需要将嫌疑人转移到外地公安局进行异地关押审讯,进而引起公众的紧张情绪——因为公众害怕这4名嫌疑人万一在上层找到了“保护伞”,很可能就此逍遥法外。 再是由代表警察正义一方的副督察,“果断地”在转运路上对4名嫌疑人“下黑手”杀人灭口,对外就说他们企图逃跑进行袭警,自己迫不得已才开的枪。
“4名嫌疑人转运途中欲逃跑却被打死”的消息一经传出,民众大为称赞,长舒一口气觉得最后的正义底线终究还是被警察捍卫了,于是群情振奋对政府大唱赞歌。老大哥觉得这出戏演得不错,但是为了确保让自己全票当选下一任,他决定再给这出戏加上一丝悲壮,于是他指使人开卡车把副督察的8岁儿子给撞成重伤。副督察成了因捍卫司法公正而惨遭黑恶势力报复的人民英雄。司法机关和政府的公信力又迅速得以提升,老大哥最终顺利得到了大量选票,名誉双收。 但副督察自己毕竟只有这么一个儿子,竟被老大哥当成了政治表演的牺牲品,越想越气,终于决定把案件真相和这一套表演的“剧本”公之于众。于是副督察想办法把这些内幕和案件真相,都转交给了曾经也被老大哥谋害过的瘸腿律师,由他在法庭之上把这些内幕进行公开。 到这里影片就已经接近尾声。
影片各个角色也塑造的非常成功,一脸严肃的副督察,一直美丽大方乐于助人正义感满满的大学女教师,愤怒的学生代表,猥琐下流的男教师,痛失亲人的受害者家属,幕后一手遮天的无耻的执政党领袖,一头雾水的法官,还有正义感十足的残疾人律师。每一个人物角色都很饱满,就连四个插科打诨的案犯也都各有特点,演技一点不拉跨。 而且影片想要表达的东西很多,女性地位,媒体操纵舆论,制度体系崩塌,政治黑暗,阶级种姓,校园剥削……关键是这样多元深刻的主题能够被编剧巧妙地用故事串联起来,虽复杂却不至于强硬。
不得不赞叹印度电影会拍。 “媒体的存在是为了揭露真相,还是媒体所说的一切都是真相?如果有媒体来宣布判决,警察来执行惩罚,那么还要法官做什么?”“公众的情感是疯狂的,一旦他们被这种情绪所煽动,他们的思想、智慧和决策都会被这种疯狂所推翻。那时候他们就不会成为选民,而是信徒。” 在奉行即时正义、舆论治国的今天,我们要如何看待法治,以及法律与道德、观点和事实之间的关系。学生的正义感在媒体的引导之下促进还是阻碍了调查侦破?警察若是私自处决了真正有罪的犯人,正义是否便得到了伸张?还是因此而掩盖了幕后权力主体,使得案件在缺乏法律确认的情况下无法被定性;法律没能保护受害者的人权,那么它是否还应当保护嫌疑人的人权? 韩国、印度电影向来以大尺度揭露社会黑暗闻名,而这些影片往往取材于真实故事。这些故事只在韩国和印度发生吗?恐怕未必。
我们也许不需要电影提醒它们的存在,但需要电影引起我们的思考。 《宿敌》给我们传达出一个讯息:无论是什么事件、什么情况、什么背景,我们都应该追求真相与正义。这是社会文明发展的基石,是社会进步的动力。一个悲剧的产生往往不是某个因素导致的,而是社会多方面的漏洞造成了大厦的坍塌。我们直面错误,直面自己,直面人类社会的现在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