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要恋爱,为什么要结婚,为什么要组成一个个的国家,为什么要形成家庭?这些问题的答案五花八门,我们可以从政治学的角度去考虑,同样的,社会学也能给出真理,但还有一点,总是被人忽视,但却是作为一个人最基本的诉求,人不能忍受孤独。因为不能忍受孤独,所以,古往今来,我们的很多很多事情都是为了抵消孤独而产生的,集体的存在是因为个体抗压能力差,而婚姻的结果自然也是与消除孤独感有关。既然人类做这么多事情都是为了不那么孤独,那孤独究竟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呢?
《摩根先生最后的爱》说的就是一个孤独者的故事,同样的,本片对于孤独有了一个不错的诠释,同时也能带给人们对于抵御孤独的美好期待。摩根先生于自己的妻子十分恩爱,但是却抵不过岁月的来袭,当妻子因为癌症撒手人寰的时候,摩根先生面临的打击是全方位的。他完全接受不了自己真爱的妻子就这样离开,所以,摩根先生在妻子离世后,显得与外界是那么的格格不入。
摩根先生做着很多与妻子生前有关的事情,但这些事情一旦做起来,就难免浮现出妻子的身影。直到一天,摩根先生在公交车上遇到了一个女孩,这个女孩给予了他另一种的感觉,这种感觉仿佛妻子还在人世间。摩根先生终于在现实中有所依托,但他也知道,这种依托并不会久远。
在遇到女孩后,摩根先生的生活仿佛发生了变化,他不再沉湎于失去妻子的伤痛中不能自拔,当然,他对于女孩的关爱仅仅是适合年龄差的父女之间的相互理解。摩根先生也有儿女,但因为太在乎妻子,反倒是对于自己的孩子并不上心。于是,儿女们远离了摩根先生。而此时,女孩恰逢其时地来到他的身边,这个失去了父母的孩子与摩根先生形成了某种互补。
然而好景不长,对于这种互补的情感,并没有对于摩根先生本人对于生活的态度有太大的转变,某一天,摩根先生仿佛强迫自己走出这个世界一般选择了自杀,女孩在救出了他之后,摩根先生的儿女们也来了,但父子之间的沟通太少以至于依旧是不能相互理解。于是,女孩便成了两个人之间的润滑剂,终于,在不久之后,她促成了摩根先生与自己的孩子之间的相互理解,在最终获得跟儿子的和解后,摩根先生了无心愿,他还是决定永远的离开了。
本片在探讨孤独,同时也在探讨一种生活方式,我们一直以来都比较在意生活的馈赠,但对于生活的本质却没有人关心,这正如同本片中摩根先生所说的一番话一样,人们往往在乎的是生活的附加品,却忘记了生活的本身。我们即使在人群中也会感觉到孤独,那是因为我们失去了某个人。我们不断的回忆与她有关的生活的部分,越是这样,就越会陷入到过去中不能自拔,从而忽视了现在和未来。殊不知,即使是至亲至爱的人,也仅仅是生活的附庸,而生活的本质并不在于某一个人。
是啊,我们忽视的太多了,但就是这样才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情感,人类的情感的共通之处不论国界,当我们失去的时候,自然会想到挽回,如果挽回不了,那么脑子里残存的就是一些记忆。生活给予我们,但却从不拿走,当一些东西渐渐的老去,永远的离开的时候,这一切就好像生活从我们手中夺走了一样。很多人没法接受这样的事实,因此,就会像是摩根先生那样。
孤独感是一种感觉,但这种感觉虽然很多人都知道产生的原因,但却没法彻底的战胜,孤独感总是这样来来回回的折磨着每一个人,因此,我们在大部分时间内,都是需要战胜孤独的,摩根先生在与自己的妻子阔别之后,生活彻底的变换了另一个模样,他之所以跟女孩结交的目的也仅仅是为了弥补自己对于儿女之间的亲情的淡漠,他鼓励这个女孩,与这个女孩如同亲身孩子一般接触,目的就是让自己在离别之际,情感世界得以圆满。
尔后,摩根先生依旧是选择了自杀,原因也不复杂,当他与自己的儿子和解之后,在亲情世界,摩根先生是圆满的,同时也是无憾的。一个已经失去了至爱的人再也无法有着支撑他活下去的信念了,当所有的事情都尘埃落定,当所有的一切都了无遗憾,摩根先生终于可以安心的撒手人寰了。这个世界很美,但却没有自己的另一半,或许这就是他之前的那番话的最好解释吧。
人生而孤独,结伴而行是馈赠,我们都在努力让自己抵御孤独的能力得以加强。然而有一天,我们终将面对孤独无所适从,得到的会失去,拥有的会成为过去,当这一切来袭的时候,孤独会不会依旧成为一道选择题?相信答案就在你的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