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没看过,但一定听过《肖申克的救赎》。
自我用豆瓣以来,它无法撼动地霸着Top250第一名,目前有两百六十三多万人打出9.7均分。虽然在亿亿声的流量时代,两百多号万人似乎不太对不上它的名声,但一看是人均9.7分,就很“离大谱”的说。
禁不住再次鼓吹,也许你又心动了,电影真有那么好看吗?基于过往经验,你还是会担心看不下去,毕竟“很难看”是大部分高分经典的天然Bug。
照我说,负责任的说,《肖申克的救赎》是能够看进去的,它有较强的剧情推动,故事叙事也很引人入胜,不会太容易出戏而感到反复煎熬。
同时值得说明一下,我的观影偏好跟大众还是很一致的,就好比《教父》三部曲、《2001漫游太空》和《阿甘正传》等经典电影,在我这也是从来没有完整的看完一遍。所以我说《肖申克的救赎》能看,是不太可能会骗你的。
《肖申克的救赎》在豆瓣上的长影评有一万两千多篇,各种角度姿势都有,我就无谓为赋新词强说愁了。于是我另辟蹊径,想通过《肖申克的救赎》为例,带大家学会鉴赏电影讲故事常用的两种叙事手法。
一种是第一视角叙事,这是绝大部分电影常用的手法,它的特点是让观众做上帝,启用全能全知的视角注视一切,了解和掌控所有人物的所有细节。为了方便理解,我把这一类,叫做“看戏型电影”。
另一种是第三人称叙事,电影常用配角或旁白讲述来串起整个故事。观众的体感就像是在街边听人讲故事似的,我把这一类叫做“听戏型电影”,像《我的特工爷爷》、《海上钢琴师》、《肖申克的救赎》都属于这一类。
两种叙事方式都很好,没有高低之分。仅有的区分在于,“看戏型电影”强调的是入戏,要求观众要能跟人物同频,感同其身受,情感情绪都是很直接的;
而“听戏型电影”强调的是抽离,第三方讲述者会不时不时跳出来,提醒我们是在听别人的故事,要注意用我们自己的经验阅历,去感受和理解人物,来获得一些启迪或感悟。
《肖申克的救赎》的讲述者是摩根弗里曼饰演的瑞德,也就是那个黑人老头,我们是通过他的讲述和回忆来知道安迪这么一个人,以及安迪是如何坚持不懈、百折不挠地追求自由身的。
很简单的道理,如果电影采取安迪第一视角自述的话,自说自话自己有多么勇敢无畏,有多么锲而不舍的精神…这样一来,人物难免显得有些王婆卖瓜,故事显得有些落于窠臼,而核心观点也显得有些说教意味,就很容易招人不待见。
一个经历过苦难的人,无论是卖惨还是“炫耀”,只要他自己嘴里说出来的,人们听多了也会反感,连同同情也消失了,这是一样的道理。
《肖申克的救赎》采用瑞德来串线,就很好避免了这个问题。安迪可以不用全部抛头露面,可以不用夸张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这都让他这个人物更加充满魅力——观众总是更愿意去揣摩角色的内心想法,而不是被简单告知。
尽管道理还是那些道理,但相比于简单的告知,观众自己旁观得来的,总归还是要更深刻些。他们从好奇,到不解,再到理解安迪所有的坚持后,幡然醒悟他们自己生活的也像是一座“监狱”,他们都是像瑞德一样的人,被困在体制化的“生活监狱”之中。
幸好,安迪最终成功摆脱了监狱,自己救赎了自己。于是,他们也获得鼓舞和勇气,也想从“生活牢狱”中挣脱出来。言而总之,电影说的是肖申克的救赎,其实影射的是每个个体的自我救赎。
做瑞德?还是做安迪?这是导演留下的续集伏笔,交由每个人自己去谱写。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
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