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美国精神”,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呢?
自由?平等?民主……
要知道,这并不是美国独有的,是全人类共同的追求。但是因为其宣传手段到位,这些美好的品质似乎已经跟美利坚民族“密不可分”了。
美国绝不放弃在任何一个领域打造自己完美的“人设”,比如著名的“三片计划”——芯片、薯片、影片。
美国的电影大家都爱看,好莱坞也成了为全世界人民植入“美国梦”的地方。
一年一度的奥斯卡,更是会吸引全世界的目光。当全世界的人都看向这里,美国又怎么能放弃在这个光鲜亮丽的盛会上宣传自己呢?
自从20世纪20年代以来,好莱坞电影与美国政治悄悄地达成了默契,每一部影片都在尽职尽责地试图反映出最真实的美国生活、最全面的美国价值观。
在第86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电影《为奴十二年》不负众望,一举夺得最佳影片,随后,美国全国学校董事会协会将其列入美国高中课程内容,同名小说也成为了美国高中生的读物。
要知道,同时争夺最佳影片的还有《地心引力》和《美国骗局》,这都是得奖的热门。
那么相比这两部作品,《为奴十二年》为什么能脱颖而出呢》?
《美国骗局》虽然揭露了华尔街的本质,但在表现自由、个人进取等方面还有所欠缺;
《地心引力》讲述了一个女航天员在外太空顽强生存等待救援的故事,核心还是停留在“生存”这一层面,与“美国精神”追求的“生活”还相去甚远。
相比之下,《为奴十二年》似乎具备夺魁的所有因素:
根据真人真事改编、情节跌宕起伏、导演演员口碑都不错,重点是故事的主人公追求的生活正是美国人认同的。正如导演在接受采访时说:“这不是一部白人电影,也不是一部黑人电影,这是一部美国电影。”
那么,当年的美国政坛又是怎样的呢?黑人总统奥巴马干得风生水起,而且正在考虑连任;2013年,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宣布,全世界仍然有2100万奴隶。这样看来,把最佳影片颁给《为奴十二年》就更加顺理成章了。
电影中描绘的奴隶制度早已逝去,但奴隶贸易的流毒仍然存在。导演想通过影片中血腥残暴的奴隶生活告诉我们什么呢?
一、永远在进取
“进取”,是“美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能从熟悉的“个人英雄主义”中看到它的影子。
2013年,波士顿马拉松发生爆炸案,同年,美国联邦政府关门。这些突发状况,打乱了很多人的生活。《为奴十二年》在这个时候推出,仿佛在说,一切都没有那么糟糕;我们也应该像主人公一样,去争取,把我们的生活拉回正轨。
二、自由和平等
自从1620年在“五月花号”这艘小船上签署了《五月花号公约》以来,北美殖民地的自治原则日益完善。此后,不论是1787年的《美国宪法》,还是近年来美国在估计社会上发出的呼吁,都能看到《五月花号公约》的影子,其核心就是自由和平等。
但是在电影《为奴十二年》中,导演为我们营造了沉重的黑色压抑:一个黑奴试图逃跑被抓回后活活打死;在买卖的过程中,一位黑奴母亲和自己的儿女被不同的奴隶主买走,她日夜哭泣,放弃了生活的希望;一位年轻的黑奴少女,为了过上好一点的生活,不得不出卖肉体……
这一切,与“自由平等”都是相违背的。
三、个人英雄主义
相信大家对这个并不陌生。美国的电影中,不论是哪种题材,都一定会有一个天赋异禀、力挽狂澜的“救世主”,他会在矛盾最激化、希望最渺茫的时候出现。
但是在《为奴十二年》中,我们一直没有等到这一形象出现。前期,导演已经把主人公经受的苦难和他的绝望程度一次一次地推进,可是最后出现的不是一个与众不同、光芒万丈的英雄,而是一个普通的木匠。
也许导演正是想借此告诉大家,每个人都可以帮助他人实现救赎;英雄并不是天选之子,英雄是每一个人。
电影《为奴十二年》不仅具有娱乐性,正像该片的发行商所定义的一样,也是一部历史片,如果我们结合美国社会的发展来观赏这部作品,就能体会到创作团队们想表达的对种族平等、自由以及美好生活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