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伊·比姆》:一部犀利批判当代印度社会不合理现实的影片

YYets January 8, 2022

印度电影《杰伊·比姆》是一部犀利批判当代印度社会不合理现实的影片,该片根据1995年的真实事件改编,通过讲述律师钱德鲁帮助下层妇女森加尼打赢官司、为其丈夫伸张正义的故事,表达了光明必将战胜黑暗的主题。

《杰伊·比姆》:一部犀利批判当代印度社会不合理现实的影片

电影《杰伊·比姆》海报

《杰伊·比姆》深刻触及了印度底层民众的沉重疼痛,揭露了不公平的种姓制度给印度人民造成的严重伤害。森加尼及其丈夫拉贾坎奴一家因种族出身低微,在社会上备受歧视,遭到种种不公平对待。他们没有自己的土地,没有定量配给卡,也没有选举权,还被当作替罪羊抓进监狱,受到严刑拷打。种种的不公平,不禁让人想起电影《大唐玄奘》中主人公的质疑:“这是佛陀的国度,佛提倡众生平等,在这不该如此。”

拉贾坎奴是印度不公平种姓制度的牺牲品,他去给镇长家捉蛇,不仅受到嫌弃和白眼,还被冤枉偷窃了镇长夫人的珠宝。当地警察为获知拉贾坎奴行踪,把他的家人全部抓起来,进行折磨和侮辱。抓到拉贾坎奴后,更是对其酷刑逼供,导致其重伤死亡。为了逃避责任、掩盖真相,警方宣称拉贾坎奴与其兄弟、侄子逃狱,以此混淆视听。拉贾坎奴的不幸遭遇和含冤而死,深刻地暴露出印度种姓制度的弊端和有关人员草菅人命的罪恶。

虽然改编自真实事件,但《杰伊·比姆》却一点也不沉闷,在叙事上有意识地吸纳商业类型片的有益成分,将故事讲述得波澜起伏,引人入胜。在对主要剧情的叙述上,《杰伊·比姆》巧妙地运用了悬念和一波三折的手法。面对等级森严的官方系统,弱小的妻子森加尼能否收获正义?拉贾坎奴是否真的越狱潜逃?他究竟身在何处?是死是活?当警方及其律师不断提出伪证时,钱德鲁能否将其逐一戳穿,还拉贾坎奴以清白?都是影片吸引观众看下去的悬念。来自各方的阻挠、恐吓,警方的谎言、遮掩,也使诉讼过程充满了艰难与波折。而调查、辩护的过程中,社会的各种积弊被逐渐牵涉出来。影片如层层剥笋般揭开政府体系的腐败,并对其大力挞伐,让观众感到酣畅淋漓的痛快。此外,钱德鲁如福尔摩斯般的睿智以及在法庭上声情并茂的慷慨陈词,也是颇具吸引力的看点。

尽管影片对印度社会的黑暗进行了深刻暴露,尺度之大、力度之强,令人震惊,但影片并没有因此走向悲观绝望,而是闪耀着人性善良和正直的光芒。妻子森加尼为丈夫伸冤的行为,得到了很多人的无私帮助,其中有女教师迈特拉这样的社会公益人士,也有像钱德鲁这样坚持正义的法律界人士。尤其是钱德鲁,他为了帮助森加尼,在逆境中奋力作战。当森加尼告诉他没有钱支付酬劳时,钱德鲁回答,当你得到公正的判决时,我将睡得很香,这就是我最好的酬劳。而森加尼自己也拒绝了警察部门高层提出的高额赔偿,一定要还丈夫公道。即便警方内部,也有不愿同流合污、保持人性良知的正直人士。影片中的这些情节和人物,让观众感到真善美的同时,也体会到向上的精神力量。

影片巧妙地利用影像画面、视觉光线的象征意义,使主题升华。钱德鲁首次出现在法庭时,法庭的灯光次第亮起,一片光明,象征着钱德鲁将运用法律武器为受害者洗刷冤屈,带来希望。当钱德鲁帮助森加尼打赢官司后,天空中虽然下着大雨,但法院的台阶和庭院里却出现了灿烂明亮的光芒,如同金黄色的阳光一般照耀着每个人的身心,象征着正义得到伸张,公平得到彰显,善良必将战胜邪恶。

值得注意的是,影片取名《杰伊·比姆》,但“杰伊·比姆”并非影片中的某个具体人物,而是一种精神的化身,是对印度种族平权主义先驱比姆拉奥的精神传承。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钱德鲁在法庭上据理力争,怒斥不公,为印度底层人民赢得了合法权益。电影告诉观众,比姆的精神会一直传承下去,就像影片结尾的诗句所写的那样:“杰伊·比姆是光,杰伊·比姆是爱,杰伊·比姆是黑暗通向光明的道路,杰伊·比姆是数百万人眼角的泪水。”

总而言之,电影《杰伊·比姆》是一部充满痛感的批判现实主义佳作,毫不留情地暴露了印度社会的黑暗,揭示了种姓制度的罪恶。影片又是充满希望的,通过运用法律武器捍卫权益,电影给出了印度人民通向光明和希望的路径。

类别

发表影评